Luyao


2024-07-28 English | 中文

电影院随感

你只能打动你自己,这也是唯一能打动其他人的方式。

如果你试图打动其他人,那就已经不是你纯粹的表达了。

但是你知道吗?即使你的目标只是打动自己,这依然是多余的,它超出了你的表达本身。


2024-04-24 English | 中文

Bodhi 上的第一个应用

融资 1000 万美金,招聘 100 个人,开发 2.0 版本,举办 10 场活动,签约 1000 个 KOL……

以上这些,我们一件都没有做。事实上,他们甚至都在我的“不做”清单上。

作为 Bodhi 的创造者,忙着卖掉自己的孩子并不是我的工作。我的工作是更好地了解她,这样或许有一天,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她,并一起抚养她。

Bodhi 不会升级

有一段时间,我感觉 Bodhi 协议可能需要升级,即便升级的代价很大。

为了探索“新版” Bodhi 应该长什么样,我启用了一种全新的开发方法:在 Bodhi 的上层开发大量新协议,并假定底层拥有所有我需要的数据和接口,即便有些还并不存在,以此来搞明白底 …

阅读全文


2023-12-13 English | 中文

菩提:一个解决内容激励和公共物品募资问题的实验

内容产业从来都不是一个大产业。

如果你去看世界 500 强,里面有多少企业是生产内容的?只有 4 家。

这很奇怪。

人类是一种精神动物。我们不仅仅活在物质世界里,更活在为彼此创造的精神世界里:故事、音乐、电影和游戏。正是在这些作品的陪伴下,我们得以度过艰难时光。

内容产业本应成为人类最主要的产业,但它没有。因为有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被解决,其中最主要的两个问题是:分发和激励。

「分发」 是指内容如何触达它的观众。Web2 公司,比如 Facebook 和 TikTok,都有很好地解决分发问题,无论是通过社交网络还是通过 AI 推荐,并且还在不断地改进他们的算法。

然而,「激励」 依旧是一个尚未解 …

阅读全文


2023-09-23 English | 中文

很偶然地,看到一篇 07 年的文章,讲为什么 iPhone 注定失败。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iPhone将失败,因为它的设计存在根本缺陷。鼓励iPhone开发的设计师和技术爱好者已经落入了所有过度硬件和软件设计师的陷阱;认为他们的用户就像他们自己一样。正如我在《为什么软件糟透了》一书中非常详细地阐述的那样,你的用户不是你。iPhone的设计师已经忘记了宇宙的基本法则。市场将严厉惩罚他们这样做。

刚好为我 前两天的感受(只做自己想做的)提供了弱智反例,笑死。

除了文章很好笑外,下面的评论很有意思。可以看到用户们多么激烈地反驳他,骂他傻逼。用户看得比他透彻太多了,因为用户是用的,是感受的,不是像作者那样用脑子去分析的

有个人说他用过所有诺基亚和黑莓,浏览器几乎都不可用,苹果是头一个把它做到能用的:

This is where Apple is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It’s not about features; it’s about simplicity and focusing on the things that you want to make work.

There is a reason why the iPhone has a camera but won’t let you take video (I don’t know what it is – but they decided to skip on that). Most Nokia’s with camera’s can take movie clips now. …

iPhone skimped on a lot of features when compared to equally priced Nokia’s and Sony Ericsson’s – but ultimately it’s the whole package that counts - Steve Jobs will never let a product out of the door that has a browser that works mediocre at best regardless how good the hardware is. That is the price that you pay when you buy Apple.

还有个用户评论,我看到都有点感动,但不知道为什么:

I work in IT. I had my first iPhone support call yesterday. I asked the user what they thought of it as I looked up how to set an SMTP port–add a colon after the server name–and got this response:

“This is probably the coolest thing I have ever owned.”


2023-09-21 English | 中文

It's okay to Make Something Nobody Wants

产品看起来是给用户用的,但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种假象,它实际上更像是一种自我表达。

许多表达被不同的人创造出来,经历了自然选择后,存活下来的那一个,是用户喜欢的那个。

我的意思是,这个过程是这么发生的:你做一个东西,不是“我觉得他们可能需要这个”而做,而是“我觉得这个有点意思”而做。然后,别人在使用你的产品时,感受到了与你相同的那种感受,这时他说:“我觉得这个有点意思”。

从这个角度来说,产品就像一种情绪的存储器,作者存进去,复制一千份,用户从产品中取出来。

你不能自己不含任何情感,却期望用户使用后带有情感。


我觉得即使做了个没人想要的东西,也没关系。你唯一需要做的是确保你已经完整呈现了你的情感。

但问题是大部分时候,大家都想的太多、在意得太多,以至于最后做了个连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

如果每个人都去做他们真正喜欢的东西,那我们会拥有比现在更多的牛逼产品。

这个比它看起来要难,因为一旦你有了期望,就会开始担心、开始有压力,然后马上失去你的那种感觉。

或者说,人不能做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却指望别人喜欢它。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很多牛逼的产品都开始于业余项目。对于业余项目,大家通常没有太多预期,做它更多还是为了好玩、为了自己。


人类是一种只能理解自己的机器。我们通过理解自己来理解他人。我们真的不知道一朵花的感受,因为它没有脑袋和眼睛,而我们没有叶子。

所以,我不觉得任何“我不懂,但我知道你需要,所以我做出来给你”的方式会真的可行。


后来和女朋友聊起这事,我忽然更深刻地理解了乔布斯,以及其他像他这样的人。

乔布斯经常被人吐槽的一点是:当团队做好东西给他看,他会说“感觉不太对”,当团队询问应该怎么改进,他说“我不知道,你完善后再拿给我看,我才知道对不对”。

这让很多人感到困惑,他提出问题,却既不知道如何解决也不明确原因。

现在我完全能理解乔布斯的想法。


当我们做一个东西时,想让用户感受我们所感受的,那我们首先自己得深切感受到。乔布斯就是这种感受的“探测器”,这是真正的关键。

我觉得所谓产品的能力,可能不是一种名叫“做产品”的能力,而是一种感受自己细微情绪的能力。

乔布斯所感受到的东西,别人能不能感受到?我认为能,iPhone 发布后,大家都很喜欢,说明大家感受到了。

唯一的差别是,在开发这个情绪媒介的过程中,乔布斯能敏锐觉察到那些轻微的情绪,而大部分参与者由于种种原因未必能觉察到自己的这些情绪。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减少期望并把注意力拉回现在,对于做产品很重要。因为这有助于你觉察那些微妙的情绪。如果你的心被外部混乱的东西填满,就会很难觉察到那些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