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给我推了一个视频,它用一句话概括每位哲学家的思想,包括尼采、加缪、马可·奥勒留、马基雅维利、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伏尔泰和康德。

奇怪的是,这里没有包含任何东方哲学家。

我在想这是否也暗示了整个时代的盲点。

西方哲学强调逻辑、分析和思辨,而东方哲学更关注体验、修行和直觉,并特别强调逻辑的局限性。在东方哲学的框架里,头脑(逻辑思维)往往处于最低级别,通常超越头脑的才会被称为智慧,而在西方哲学中,头脑却是最高的。

不过,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西方哲学更容易传播。

因为语言是逻辑的,逻辑可以用语言表达和传播。而体验不同,它无法用语言传递,必须亲身经历才能领会。

在东方哲学中,体验才是最高的,语言只是“指向月亮的手指”——用来指引方向,而非真理本身。这导致东方哲学典籍往往显得晦涩难懂,令人莫名其妙,学习方式也更多依赖修行(即体验),而非单纯阅读文本。

你很少听说有人通过“修行”来学习西方哲学,但在东方哲学中,修行却是核心。

从经济角度分析马克思,是大错特错。

甚至于他本人也错了,他误以为自己在处理一个经济问题。

但他实际上在处理一个灵性问题。

共产主义因为公有制、集体主义一直被人批判,既不符合人性,也不符合效率

但它本身的目标,体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

我深刻地感受到,就像一个自然现象,有阴就有阳,有对于“竞争”“分化”的追求,就会有“公平”“集体”将人们拉回来。这是一种非常灵性的感觉。

当人们处于“竞争”“分化”的极端时,自然有对于“公平”“集体”的渴望

但这并不意味着那头才是正确的

就好像劳动累了,自然想要休息,但这并不意味着纯粹的休息就是更好的生活方式

有人追求“竞争”“分化”,有人追求“公平”“集体”

这说明,在人们内心深处,同时具有对这两者的渴望

真正的好的社会,是兼具这两者的社会


这个下午一边听着 mantra music,一边跟 gpt 和朋友聊天,像是经历了一次奇妙的心灵旅程。

而且我想到,不仅制度本身

从根本上,价值观上,就需要变化

因为目前的价值观,其实是崇尚物质,崇尚竞争,崇尚赢家的


不知道我有没有越说越偏

让我感动的是,我远远地回顾历史,发现马克思的初衷

他就像在一个长长的前行队伍中的一个人

突然发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

他说我们应该去那里,大家听后纷纷说好啊

但可惜

他选错了交通工具,或选错了路

而这本身就很让人感动

有一种重重的美妙的“历史感”

就像是,家族里一代又一代人花了很多心血和生命,打磨一颗宝石,许多人厮杀抢夺这颗宝石,最后可能是一个路过的小baby,无意中拾起这颗宝石,这样的感觉

不知道我是不是在胡言乱语


朋友说:“能源不稀缺,食物不稀缺,并能达成共识,感觉才可能发生。不然换什么形式,最终可能又优胜劣汰动物机制了”

其实我不太同意

人们以科技发展,生产力发展而自豪

但其实

远古的人类并不比现代人更匮乏

从物质上比较,确实现在人更富足

但从心理上,远古的人类同样有快乐、幸福、恐惧,没有本质差别

我们之所以觉得现代科技很好,更像是预置了这个物质标准前提


这让我想到,假使我们用 crypto,实现更好的机制,

但如果这种机制只是进一步强化现有的系统或观念,

让人们更进一步追求富有,进一步竞争,

那也是无益的。

除非——

它变成一个寓言。

除非它本身就是一个寓言。

你为了进攻,把剑不断往前戳,

往前,往前……

最后戳中了自己的后背。

她就像是一阵旋律,

只要你还带着旧有的习性,

你听到这个旋律,你就会忍不住起舞,

跳舞,跳舞……

然后你死了,

或者你到达了一个完全相反的方向。


说得直白一点可能是——

只要你还想赚钱,你就会忍不住去玩这个游戏。

你玩啊玩,玩得越来越好,

最后不知不觉,你竟发现自己已经属于另一个阵营,

你把自己跳到了另一个旋律里。

你在极右,继续跳啊跳,继续往右,结果发现自己早已处于左边。

你想要赚钱,最后发现自己促成了整体的富足。

我们的设计目标应该是类似这样的东西。

这也很像存在本身的悖论,

我最近越来越常感受到那个悖论。

就是你越是想要抓住某个东西,你越是抓不到它,但当你完全放弃它时,却发现它一直在你的手里。

马克思缺少一些灵性的见解,这是他最大的问题

他在从事一项非常宗教性的事业,但他对于宗教性全无了解也无感受,

就好像一个人知道,要去海的对岸,但他看不到那些船,而从陆地上选择了一辆车作为交通工具

倾听身体

今天本来是要跑步顺带去吃炸串的,但跑了几公里后,突然就不太想吃那些油腻的东西了。

很多时候,身体自己会发出指令,我们只需要倾听它,就能知道该吃什么。有时它想吃肉,有时想吃清淡的蔬菜,这都很正常,听它的就好。

但有个问题我一直不太明白:有些人已经很肥胖或身体状况很差,明明负担过重了,却还是大量摄入垃圾食品。这似乎和“身体会告诉你它需要什么”矛盾。

今天我对此突然有了新的理解,身体的指令其实没有错,但环境变了。

我的意思是,比如一个人长期熬夜、压力过大、生活遭遇变故,这些环境因素改变了他身体的旋律或其他某种东西。这时,身体说“我想吃炸鸡、甜品、零食”,其实是身体的正常需求。

身体本身没有犯错,身体是对的,错是错在他所处的环境上。换句话说,他吃的东西确实与他所处的环境协调一致了,只不过这种协调一致有时是我们不愿意见到的。

如果一个人肥胖,认为是自己的原因,于是他就会努力克制自己、抑制想吃高热量食物的欲望。但事实上,他需要改变的是他的环境。环境指的是,比如他工作上是不是压力过大,人际关系有什么困难,诸如此类。

身体是你最好的朋友,不要跟它对着干。

朋友给了我一个温暖而实际的建议:

“感受皮肤 感受脸 感受心跳 感受脚掌踩着地板”

真正的范围只有一个,就是全部

每一个现象,都和宇宙中的一切都有关,或大或小

拆分开来,分出这个那个,是人干的事情

忽然意识到

这就是合一

或者说从来就没有不合一过

不合一只是人自己脑袋里觉得的

🐶

我家狗狗生了一场大病,我们全家都在上海的病房里陪她。

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场奇妙的旅程。

在病房里,当她的头靠着我的大腿在我怀里,几乎完全瘫痪,没法自主地动的时候,

我深深地感受到人与人、人与万物的连接。

她需要我们,我们需要她。

如果我们不管她,就没有人在意她了,她可能很快就死掉了,

这一刻我感受到与她深深的连接。

我们没有人可以独立存在,

我们吃的东西,不是我们种的养的,

我们穿的衣服,也不是我们自己做的,

我们用的一切,几乎都来自别人。

我们和别人紧紧地连在一起,

这是我们存在的方式。

吵吵闹闹就是幸福。

小鸟的歌声透露着智慧

但你要听它

听它

那是高级萨满

就像神经传导没有观点,

完全情绪化的个体也可以组成一个有效的组织。

理性是被包装后的非理性。

“更深地进入梦境” 恰是醒来的方式

在任何一个体系内,

所有的扩张、宣传、传播,都会被合理化为“正义的”或“必要的”行为。

如果一个体系不能自洽地解释为什么要增长,它就无法增长。

人类并不是“理性思考的动物”,而是“会用理性合理化自己行为的动物”。

很多人在得到一个深刻的灵性觉察后,为了使它更有说服力,会试图用科学去解释它。这样做的问题在于,他在强行用一个系统解释另一个系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灵性书籍看起来“假”得没边。

古代典籍就没有这个问题,他们只陈述结论,从不试图说服你。

当你尝到这道菜“辣”以后,辣本身已经是一个真相了。但你却试图证明“辣”的存在是真实的,使用大量物理学、化学、心理学理论和数据,向那些没吃过辣的人,证明辣味真实存在。然后人们可以轻易地指出,你的化学理论有问题,那个方程式并不能证明辣味存在。你累不累?

你想要走出奇怪的迷宫,

但一次次地回到原地,

相同的模式一遍一遍地重复

什么时候才能跳出去呢

你快被逼疯了

最后你累了,一屁股坐在地上

说去他妈的,我就在这了

那一瞬间,你发现自己出现在了迷宫外

12月14日的梦

两个月前,我做了一个奇异的梦,至今仍在消化其中的信息。

当时我刚发布一个叫 Wishpool 的产品,但人们不理解它。于是我写了一篇文章解释它的原理,却依然无法让人明白。就在我深感失望时,我做了这个梦。


在梦中,我遇到了佛陀,他几句话就解开了我的困扰:

“在我的时代,并没有多少人理解我讲的东西。即便 2500 年过去,真正明白的人依然寥寥。”

“如果要别人都理解我,我才快乐,那我将永远无法快乐。”

他还从全新的角度解释了人们不理解我的原因。


更神奇的是他接下来的话,完全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

“第一波是宗教与皇权。皇帝想做宗教领袖却做不到,需要宗教;宗教也需要权力。它们是一对组合。”

“第二波是科学与资本主义。”

“科学并非宗教之外的东西,而是一种新型宗教。这是一个创业故事:取代传统宗教的并不是另一个宗教,而是一个看起来截然不同的东西。它的巧妙之处在于让人们’看见’,而传统宗教是关于’看不见’的。”

“资本主义定义了新的价值观,也是关于’看见’的,它与科学是一对双胞胎。”


他继续说道:

“其实还有第三波。”

“你的工作正使你无限接近那个第三波。你要做的就是找到它,把它带给人们。”

“这将是你毕生的宿命。”

关于当前的烦恼,他告诉我:

“你的工作是把它带回来,至于它如何被接受,会有其他人完成。”

关于"找到它",他给出了一个奇特的方法:

“Kill yourself. (杀死你自己)”

我的理解是:“你必须完全开放。这不是可以增加的东西,而是你要去除所有,才能停留在这一刻。只有留在这一刻,你才能看见它。”


他甚至解答了我在 Wishpool 上的困惑。我一直困扰于:当一个愿望实现后,其资产价值可能会归零,给投资者造成损失。但佛陀告诉我:

“历史上任何组织或概念,在完成使命后都会消亡。它会被视为过时的,甚至被唾弃、被摧毁。”

“这就是它的命运,这就是自然。”

“佛教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它的使命尚未完成。如果有一天人人都理解了,它也将被摧毁。”


在梦中,我看到了时间的长河,一切清晰可见,我却并不感到兴奋:

“预言是没有意义的。对于必然会发生的事,预言它有什么意义?”

“就像知道会到达山顶,却炫耀’我知道我们会到那里’,这毫无意义。”

醒来后,我意识到这就像在电影开始时说 “我知道结局,A才是凶手” 一样。预言未被说出不是做不到,而是在能做到的同时,你会瞬间意识到那毫无意义。


后记:

当我和 GPT 聊起这个梦,它说了一句让我很感动的话:

佛陀的意思可能是:“你不是它的主人,你只是它的通道。”

你要彻底放下自己对它的控制,才能真正理解它的价值。

这两天读了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书末附有 20 年后他亲自写的回顾文章,名为《重返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 Revisited)。

读他的回顾,远不如我看完小说后的感受深刻。小说带来的那种模糊却强烈的情绪,在他的反思里被冲淡了。他谈了很多社会背景,涉及民主、自由、宣传、药物……许多细节分析,但我不喜欢。

如果赫胥黎最初写的不是小说,而是这些社会评论,那它顶多成为那个时代众多论文中的一篇,很快被遗忘。

但他选择了写成小说,于是它成了流传百年的经典。100 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在读它。

如果你承认存在本身就是上帝,

那么你对于上帝个性的描述,实际上就是对存在本身的规律的描述。

“存在的本质是某些悖论” 和 “上帝是幽默的”, 是完全相同的意思。

把时间看作资源,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

浪费是使用的唯一方式

停止是到达的唯一手段

这是最精妙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