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页
- 14 / 14
A16Z 以及他们投的几个顶级项目,推荐的项目流程基本上是:
- 核心团队开发产品,找到 product-market fit,
- 然后建立 community,
- 最后一步是把项目交给 community,以及发币什么的。
但现在很多团队是反过来的,特别是 17 年 ICO 那会,大家是先发币,在产品还没有的时候,先把钱给拿了,或者上来就把项目 owned by community。这些都被证明是不可行的。
今天上的课程是 Compound 创始人讲的,女朋友说,这个人这么淳朴,一点也不像加密货币圈的人呢。我说,crypto 里最牛逼的项目,都不是投机的人做的。
有观众提问,等 Compound 项目 owned by community 以后,核心团队要怎么赚钱。
创始人说,啊,我们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想这个可能太早了些,如果项目还没被广泛接受的话,尝试 monetize 好像没什么意义。
反正我是惊呆了。
人们对于软件有安全感,是因为人们觉得自己控制着硬件,就算那天AI要跟人类作对,大不了把它们关机就行了。
但区块链第一次使得硬件对于软件失去了控制权。
你就算关机也没有用,它没有一个中心,它永远都能活着。
如果有一天AI跟人类作对,它活在区块链上,那人类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谁也无法关闭它。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加拿大魁北克的总理叫 Maurice Duplessis,他同时管理孤儿院和精神病院。
当时联邦政府有个政策,给每照顾一个孤儿补贴 2 块钱一天,每照顾一个精神病人补贴 7 块钱一天。
于是 Maurice 想,为什么不把这些孩子变成精神病人呢,这样就可以让我的报酬提升 3.5 倍了。
他真的这么做了,直接导致了 2 万个儿童被误诊为精神疾病并关在精神病院。
这就是臭名昭著的 Duplessis Orphans 事件。
- 当时更多是把构建 Uniswap 看作一种以太坊学习。
- 当时最大的 DEX 是 EtherDelta,但对他来说太复杂了,他没有金融背景。
- UX 仅仅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底层的去中心化、抗审查、Permissionless。当时所有的 DEX,都没有 Ethereum 那种底层属性(去中心化)。Ethereum 吸引他的点是不需要相信任何人、不会被下线、Permissionless。但如果看当时所有的项目,比如 EtherDelta,他们都没有这些属性。
- 于是他开始思考:What is it like to build on top of Ethereum that has the same properties Ethereum itself that everyone cares about.
- 2018 年在做的事情是去各种 Ethereum 活动,见领域里各种人,同时把 uniswap 做成一个更完整的版本。
- 以太坊基金会的注资,给了他更多责任感去推进项目,因为 “有人花钱让我做这事儿了”。
- 以太坊基金会投了 10 万美金,包括 5 万美金和 100 个左右的以太坊,主要是审计用。结果收到以太坊的时候,以太坊币价已经跌了一大半了。
- 写 Uniswap 期间,为了生活,几乎把以太坊卖光了。
- 他说当时加密圈很期待他的项目,但他把 AMM 的想法跟周围做传统金融的朋友们讲时,所有人的反应都是这不可能 work,还给他列举了各种不 work 的原因。
Crypto 的项目一切透明,想法透明、代码透明、交易透明、融资透明,完全没有信息差。
但却拥有更强的护城河。这种护城河来自于 multi-sided platform 上的网络效应,一旦形成后,就很难迁移。
在杭州时去了财神庙,听李阳说之去过的几个人都变成了巨富。
爬了有可能一个小时,累死了,顶上还没开,庙在翻修。
于是我心想,搞不好财神庙这种东西,是一个反向的筛选。就是如果你真能爬那么多山为了去一个破财神庙,那你一定真的很想发财,还有执行力。那这样的人多半都会有钱。
所以最后就变成了,去过财神庙的人都很有钱。
如果要我开一间财神庙,我肯定把这一套弄到极致。开在遥远的山里,开车也去不到,必须徒步行走三四天才能到的那种地方。完美地筛选出一批牛逼人士,最后江湖流传着去到这里就能发财的传说。
在 Crypto 中,价值捕获(value capture)的核心是多边平台(multi-sided platform) 和 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s)。
我觉得可以理解为,加密网络天生非常适合催化 “多边平台” 型产品,通过代币激励多方参与者,进而形成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是它最重要的护城河。
画音、Clubhouse、Facebook 的不同境遇让我想到,作为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唯一活下来的方法就是不断增长。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在 Ethereum 和 Bitcoin 上。
密码学课上到 CPA(选择明文攻击),有个有趣的故事。
二战时美军截获日军消息说要攻打一个叫 “AF” 的地方,猜测可能指中途岛。
为了确认,美军故意在中途岛发了个未加密的消息,说物资短缺,果然日军马上传消息说 “AF 物资短缺”。
这使得美军确认了 AF 就是中途岛,做好了战斗部署,最后打赢了战争。
如果你有一个 Bitcoin 或 Ethereum 的构想,你会把它写成论文,还是开发出来?
我觉得大多数时候,你应该把它开发出来。
大众事实上并不关心真正的文章或想法,即使在 crypto 人群中,有价值的文章也大多被忽视了。
大众只关心实际的东西,更进一步说是可以让他们赚钱的东西。
如果中本聪只写了论文,没把 Bitcoin 开发出来,可能只有资深的密码学家会记得这个人。Vitalik 也是。
所以对于一个我真正看重的 idea,我应该把它实现出来,而不是写成文章发出去(除非我确定不会去做它)。
ChrisDixon 讲了一个超级超级有趣的故事。
19 世纪主要的科技爆发来自于蒸汽机和火车。
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有限责任公司还很少见,你要开公司必须去国会申请,所以大家只好选择普通合伙,也就是无限责任。这意味着,如果有人在你的火车上死了,所有合伙人都是要去坐牢的。
大家往往会选择比较信任的人,如家族里的亲戚一起合伙。
但火车的需求很旺盛。
每两个城市间开通了火车,这两个城市的 GDP 都要翻 10 倍。
这极大地激励了人们融资开铁路。
为了更好地融资,你就得注册有限责任公司,于是当时的国会大厦前每天都排着长队……
之所以有限公司方便融资,是因为这样你可以对别人说:“你给我钱就好了,出了事情你不用坐牢,顶多亏点钱”。
但即便如此,有限责任公司也花了长大 30 年才被大家所接受。
这种制度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当时的媒体文章都会抨击说:如果社会都是有限责任公司,那必然到处都滋生犯罪,因为大家不用承担责任了!
Chris 认为有限公司和蒸汽机、电报一样,都是很重要的科技发明。
同时他认为crypto 如今的处境,和有限公司当年是一模一样的。有限公司将股东数量从十几个人扩展到上百万人,而 crypto 将股东数量扩展到了几十亿人。
Brian Armstrong 谈 Product-Market Fit
Talk to users, improve your product.
“这个循环要持续很久,通常要几年。大部分人只持续几个月就放弃了,这对于你的 startup 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以我的经验,这个时间会很长,比你预期的长很多。最后会有一些用户留下来每天来用你的产品,你会看到活跃用户开始增长,而不是平的或下跌。”
Crypto 的 Product/Market Fit 和这个不会有什么区别。
What makes a healthy block, is unhealthy block.
– Jane Jacobs《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Web 2.0 和 Crypto 的关系,就像迪士尼和巴黎的关系一样。迪士尼很好,但你不会想住在那,它也无法激发你的创造力。迪士尼是自上而下的,巴黎是自下而上的。
Paul Graham 转了一篇 Kevin Kelly 的文章, 讲天才聚集的地方是如何形成的。
KK 说,这种地方你没办法去弄出来,你唯一能做的是 not kill it。
同时他还讲了个有趣的故事。
Yosemite 公园有一个叫 Camp 4 的地方是攀岩大神的聚集地,产生了很多名人。有一个原因是那个地方非常难去,所以那些装逼的人根本不会去,都是真正喜欢攀岩的人去。
- 上一页
- 14 / 14